通知公告: 站内搜索:
家庭医生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家庭医生  
蜂蜇穴位巧治类风湿
[发布时间:2017-05-26 10:42:11]   [人民网-生命时报]

不少人或许都有过被蜜蜂蜇的经历,被蜇的部位常常红肿痛痒,令人十分难受。但对于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人来说,小蜜蜂的蜂刺却是一种天然有效的“药针”。 

当活泼的小工蜂被针灸医生用镊子夹着,使其腹部末端靠近选定的穴位时,工蜂便会“配合”地伸出有倒勾的螫针刺入皮肤,螫针离开蜂体后发生节律性地收缩,螫刺借此深入皮肤并自动向人体释放毒囊内的蜂毒,留置15~20分钟后,蜂毒大致就释放干净了,之后即可拔出螫刺,这就是蜂针治疗。 

类风湿患者虽然也算是被蜜蜂“蛰”了,但其皮肤反应往往要比普通人轻,大多只出现局部的潮红、充血。这种在特定穴位处进行天然蜂毒刺激的疗法,具备针、药、灸相结合的温灸效应,堪称是对抗类风湿疾病有力的“生物武器”。 

据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钟伟泉介绍,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毒攻毒的古老疗法,早在两千多年前的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“蜂螯有毒可疗疾”的记载。现代研究表明,蜂针治疗对类风湿、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反应异常的疾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。蜂毒含有蛋白质多肽类、酶类、组织胺、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活性物质,作用于人体的免疫系统、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,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,抗炎、抗风湿,具有明显的解热止痛作用。再配合针灸疗法特有的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的功效,可有效阻击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程进展。

类风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好发于手、腕、足等小关节,早期可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,晚期难免出现关节僵硬畸形,是公认的难治性疾病。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应用蜂针、温针和中药治疗,不但可以取得通经活络、行痹止痛的治疗效果,而且能够大大延缓关节受破坏的进展程度。 

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,接受蜂针疗法的患者一般无需额外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,避免了这些药物带来的的副作用,从而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。“有不少类风湿患者,早期介入蜂针治疗,十多年来没有服过一片激素,手指关节活动良好,一直正常地工作和生活,只需在发现手指稍微发硬时再接受一段时间的蜂针治疗。”钟伟泉说。 

对于已出现关节强直畸形的中晚期类风湿患者,蜂针疗法虽无法取得“起死回生”的效果,但肿痛、功能活动障碍等症状仍然可以得到好转和改善。

上一条:年轻人要开始防癌了
下一条:为什么今年呼吸道感染尤其严重?是免疫力变差,还是病毒更强了?
返回顶部】 【关闭窗口】 
主办单位:四平市医药健康产业推进办公室 承办单位:四平市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:0434-5188692
技术支持:吉林省响铃公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  吉ICP备17000919号